钛白粉是质地柔软的无嗅无味的白色粉末,遮盖力和着色力强,溶点1560~1580℃。不溶于水、稀无机酸、有机溶剂、油,微溶于碱,溶于浓硫酸。
遇热变黄色,冷却后又变白色。金红石型(R型)密度4.26g/cm3,折射率2.72。R型钛白粉具有较好的耐气候性、耐水性和不易变黄的特点,但白度稍差。锐钛型(A型)密度3.84g/cm3,折射率2.55。A型钛白粉耐光性差,不耐风化,但白度较好。近年来发现纳米级超微细二氧化钛(通常为10~50
nm)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具有高稳定性、高透明性、高活性和高分散性,无毒性和颜色效应。
硫酸法
将钛铁矿粉与浓硫酸进行酸解反应生成硫酸氧钛,经水生成偏钛酸,再经煅烧、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此法可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
原料:各种钛铁矿、钛渣等。
优点:原料:钛精矿、钛渣和硫酸,低价易得,技术较成熟,设备简单,防腐蚀材料易解决。而且可生产氯化法不能生产而市场需要的锐钛型各种牌号的钛白粉。所以只要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重视推进科技进步,硫酸法钛白粉还会与氯化法钛白粉并存,短期内不会被淘汰。
缺点:流程长,只能以间歇操作为主,湿法操作,硫酸、水消耗高,废物及副产物多,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每吨成品钛白粉分别要排出8吨废酸和3吨多硫酸亚铁,还有大量的污水;而且生产的钛白粉质量相对比较差,比如南京钛白粉厂就因为环保问题被关停。
氯化法是将金红石或高钛渣粉料与焦炭混合后进行高温氯化生成四氯化钛,经高温氧化生成二氧化钛,再经过过滤、水洗、干燥、粉碎即得到钛白粉产品。
使用原料: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和高钛渣等。